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拉美地区减少不平等的表面性成就与结构性矛盾
- 【作者】
- 张盈华
- 【单位】
- 【摘要】
-
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阶段,经济繁荣促进拉美地区不平等问题得到改善,但进入可持续发展目标阶段以来,拉美减少不平等的进程有所放缓甚至倒退。从表象上看,过去20多年里,拉美地区贫困率的降低对基尼系数下降起到积极作用,整体上看收入分布向中间收敛,性别差距也有所缩小。但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表面性成就背后隐藏着结构性矛盾:拉美地区减少收入不平等和缩小性别差距的努力并未显著改善低收入、低学历群体境况,基尼系数的下降也并非主要与弱势群体减贫和低收入群体失业率下降相关;政府教育投入更有利于能上私立中学并有更多机会上大学的较富裕家庭;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但就业集中在低生产率部门的局面并未扭转,男性劳动参与降低和教育提升停滞推进性别差距“低质量”缩小。这些结构性矛盾反映出拉美地区减少不平等的表面性成就背后可能是“好的变差”更多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是系统协同过程,且需要高效的国家治理能力。
- 【关键字】
- 可持续发展目标 拉美 贫困率 基尼系数 收入差距 性别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