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期刊信息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中国拉丁美洲学会

    名誉主编:  李捷

    顾问:苏振兴  徐世澄  郑秉文  曹远征

    主   编:柴瑜

    副主编:高程

    编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一凡  王萍  王义桅  王荣军  

               王晓德  包智明  刘学东(墨西哥)

               刘维广  苏格  李和(美国)

               李昀祚(智利)  吴白乙   吴洪英 

               张凡  胡必亮  姚枝仲   贺双荣  

              袁东振   贾根良  柴瑜  郭长刚 

              黄仁伟  董经胜  韩琦

    执行主编: 刘维广

    编辑:高涵  黄念  史沛然  王帅  徐睿  

    刊   号:ISSN1002-6649

                  CN11-1160/C

    编辑出版:《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

    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

    电子邮箱:jourlas@cass.org.cn

    期刊网址:http://ldmzyj.ajcass.com/

    投稿平台:https://ldmz.cbpt.cnki.net/

    电   话:010-64039007

发展型国家模式:拉美与东亚的比较

【作者】
何丹春 董青青
【单位】
【摘要】

二战前,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的发展水平普遍高于韩国等东亚经济体,但战后随着东亚经济体的崛起,同样采取发展型国家模式的拉美国家却被超越并陷入衰退。其主要原因在于拉美国家的国家自主性受到限制,难以及时地调整和转换战略。本文以巴西、墨西哥、智利和阿根廷四个国家为案例,从政治经济制度及要素禀赋的角度,深入分析拉美国家自主性受限、发展型国家模式无法灵活调整的原因。本文认为,在包容性经济制度与汲取性政治制度结合的过程中,资本、劳动力等逐渐增强的要素力量日益反对贸易自由化,与希望开放贸易的传统土地利益集团形成对抗,激化了诸多社会矛盾。国家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被削弱,致使拉美国家难以及时调整陷入困境的进口替代战略,结果或是导致政权更迭,或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中越陷越深。相比之下,东亚经济体较少受到要素禀赋的限制,能够长期保持高度的自主性,因此它们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集中金融资源支持半导体等战略性产业,逐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推动经济战略转型和出口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探索“共生型”的地方政企关系,这种嵌入性自主的探索与实践为理解和完善发展型国家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字】
发展型国家 国家自主性 进口替代 要素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