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学还是区域国别学学?——对当前区域国别研究发展动态的一点思考
- 【作者】
- 叶海林 吴俊
- 【单位】
- 【摘要】
-
区域国别学被设立为一级学科以来,学科建设显著加速,形成了全国性的“区域国别学热”,并围绕学科建设产出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当前区域国别学的发展趋向之一是构建统一且独立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这一趋向对于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紧密依靠差异化知识和个案研究的新兴学科,区域国别学过早理论一般化和方法普遍化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影响学科的长远健康发展。区域国别学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中国面对自身发展模式演进、国际格局变动及对外战略调整所带来的对区域国别知识的巨大现实需求。作为以客体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区域国别理论的发展不能偏离解决知识稀缺、提供知识产出为主的方向,更不能在知识产出任务还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就急于求成,人为“催熟”学科理论体系。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应肩负起培育具备全球视野、中国底色、对象视角的复合型人才与产出研究成果的时代任务,秉持“身体在场”的学术理念和游学传统,不断推出真正服务于现实的优质知识产品,坚持在知识生产中同步推进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理论与方法创新。
- 【关键字】
- 区域国别学 学科建设 知识生产 田野调查 游学传统